什麼是負性徵狀?

​受到負性徵狀的影響,患者會失去或減少原有的能力。患者或會經歷以下的情況:


情感表達的程度和種類有所減少

情感表現平板、麻木、面部表情缺少變化,對周圍的事沒有情緒上的反應等。

思想和言語的流暢度和效能減退

言語貧乏、很少說話,變得沉默寡言等。

實踐的動力減弱

對身邊的人或事缺少興趣、不想接觸別人、不願意上學或上班、睡眠增多、活動減少、疏於自理、忽視個人儀容及衛生,例如不洗澡、不理頭髮及衣著等。
 

負性徵狀較正性徵狀可能更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。而且照顧有負性徵狀的家人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負擔更重。一般而言,大部分患者的負性徵狀較正性徵狀維持更長的時間,而且較難醫治。而改善負性徵狀與提升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,這些功能包括獨立生活能力、社交能力等。
 
家人或會感到難以評估患者是否受負性徵狀的影響,因為這些特徵難以從常態中分辨出來,而且這些情況可能跟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,例如是藥物的負作用、情緒病等等。相對正性徵狀,我們可能較少留意或關心負性徵狀的影響,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與患者的關係不理想。若我們耐心鼓勵患者,與他們一同面對困難,患者也能逐步克服負性徵狀的影響。